大红鹰网93343论坛(中国区)官方网站-安全入口

媒体聚焦 网站大红鹰网93343论坛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专访学院院长贾俊礼
发布人:     资料来源:组宣部     时间:2015-04-10     浏览次数:

 

    日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席东梅常务副主编莅临我院,就学院特色办学等方面对院长贾俊礼教授进行专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对本次专访进行全文刊载,刊载内容如下:

 

贾俊礼,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二级教授。

河北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估专家。任冶金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共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同时担任中国冶金职业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全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教育国际交流分会副会长、河北省教育交流协会副理事长、河北冶金学会副理事长等多项社会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学和职业技术教育学。近几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获河北省教学成果奖三项,其中主持课题《开发三维可视化教学资源,创新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获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

 

传承钢铁精神   培育现代技能人才

    ——访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贾俊礼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09届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张东东,一度成为电视红人。在去年8月天津卫视职场招聘节目中,她以清晰的职业规划、良好的职业素养,同时赢得了在场6位老板的青睐;年30万的薪酬,更用她自己的实力证明了在河北工职院接受教育的成功。面对记者的好奇,院长贾俊礼却以平常的心态回答说:“张东东的成功,只是学院1万多名学子的一个代表,作为全国钢铁冶金行业的特色学校,毕业生遍及全国各地,学院在钢铁行业更享有‘工段长摇篮’的美誉。”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拥有50余年的办学历史,作为河北省规模最大、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省属冶金类高职院校,通过不断探索服务现代钢铁企业需求的办学之路,逐步形成了以河北钢铁冶金职教集团为平台、以校企战略联盟为纽带、以互动共赢为触点,主动服务钢铁企业,吸引钢铁企业积极参与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机制。2008年,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之一。

 三年示范建设期间,学院紧紧抓住河北建设钢铁强省和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的重大历史机遇,深入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改革,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大幅提升,特别是在服务我国钢铁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工艺、技术、装备、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方面发挥了人才支撑的重要作用。

2011年以优秀成绩顺利通过验收。在改革、管理、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实现了三个零突破,新增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实现了三个零突破:

——实现了高职院校教师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的零突破;

——实现了河北省高职院校教师应用性技术研究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零突破;    

——实现了河北省高职院校教师入选“河北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的零突破。    

新增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新增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河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新增国家精品课程2门,河北省精品课程6门。

 ——新增国家教学名师1人,河北省教学名师2人,河北省师德标兵1人;新增国家教学团队1个,河北省教学团队3个;新增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1人;新增省管优秀专家1人;新增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首聘15名河北省首届“金牌工人”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
      ——新增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量体裁衣”式企业员工培训特色,成为冶金行业职工培训的知名品牌。    

——新增合作企业113个,有2个合作企业荣获“全国机械行业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优秀企业”

……    

面对一系列成绩,贾院长介绍说,示范建设任务结束了,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道路才刚刚开始。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职业教育体系,示范院校担负着先锋队和生力军的重要使命。    

 

记者:贾院长,学院作为“全国冶金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多年来坚持 “立足冶金,服务河北,面向全国、接轨国际”的办学定位,取得了优异的办学成绩。示范校项目的建设,对学校发展又有哪些助推作用?    

贾俊礼: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是一个聚集“职业教育人气”的重大工程,不仅进一步提高了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更重要的是扩大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知、认可程度,提振了职业教育办学者自信,坚定了职业教育选择者的决心,鼓舞了技能学习者的信心。整体提升了职业教育以及职业院校毕业生的社会地位。建设期间,学院顺应现代钢铁产业发展趋势,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思想为指导,围绕现代钢铁产业生产链,以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管理、“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重点打造材料工程技术(轧钢)、冶金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焦化方向)、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冶金方向)等钢铁冶金行业特色鲜明的5个优势品牌专业,并以此为带动,建成了轧钢、冶炼、环保、焦化、自动化具有鲜明冶金特色的5大优势专业群。深化“产学互动,实境育人”,牵头组建了河北省钢铁冶金职业教育集团,积极探索“集团牵头、协会架桥、名企支撑”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开展了深入的校企合作;以“教学名师”和“金牌工人”带动团队建设,创建了适应钢铁冶金专业的“e-工厂”虚拟实训基地;成立“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紧密结合钢铁产业的结构调整、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开展技术服务,为企业创造了数千万经济效益,并为企业量身打造个性化培训服务,受到企业一致好评;以“铁的纪律、钢的意志、火的热情”为特色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形成了“立足艰苦行业、立志一线成才”的校园文化氛围。三年的示范建设,助推学院成为全国钢铁冶金品牌高职院校。    

 

记者:示范院校建设项目助推学院在办学理念发生了重要转变,那么,在此过程中,学校实现了哪几方面的创新?    

贾俊礼:示范校建设是一个需要软件和硬件共同发力的系统工程,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还不是很快的阶段,人才培养模式相对稳定,谁拥有更多的资源谁就能在培养人才方面占据绝对优势。这其中,资源配置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诸多方面的要求日新月异,资源配置只解决一部分问题,人才培养观念、模式变革成为最为关键的要素。    

经过近15年的高职办学实践,尤其是经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后,学院形成了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专业与产业,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对接,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特别是冶金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100%,对口率98.98%,为河北经济发展提供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保障,在同类院校中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    

第一,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加强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建设,成立了校企合作处,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例如,经济贸易系形成了“顶岗实习+集合式订单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由第三方公信机构——阿里巴巴平台,将众多中小企业的人才“子订单”进行汇总整合,在充分研究分析人才需求特点的基础上,向学校签订“集合式订单”实现职业院校与中小企业的人才定向培养和合作办学。与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KPM信息化软件事业部)合作,从双方“共建PKPM产学研教育实验基地、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等专业软件教学、毕业生实习合作、职业技能认证”四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第二,不断创新专业与产业的对接模式。学院利用河北省钢铁职教集团平台,钢铁冶金类专业教师多次参与省内大、中、小型企业研讨与咨询、摸底调查,了解行业、产业结构发展情况;参加冶金行业发展情况调研、技术咨询等活动,及时掌握行业技术与人才需求动态,适时调整学院专业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确保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动态引进课堂,推动学院全线服务钢铁主要产业链。     

第三,不断创新课程与岗位工作任务的对接模式。学院加大与省内各大钢铁企业的密切联系,校企共同开展人才培养。从行业企业调研到实践方案论证,到课程开发,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及能工巧匠全程参与,使行业发展水平、企业岗位结构变化、实际工作任务要求及职业标准能够及时反映到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中,实现课程与岗位工作任务的对接。    

第四,不断创新“实习+就业”的模式。按照“实习+就业”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思路,学院与河北钢铁职教集团内的大型钢铁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学生在这些企业能够跟着师傅进行“一对一”的识岗、跟岗、顶岗实习,有效地保证了实习质量。通过签订准订单培养协议,顶岗实习期间,学生以准员工身份参与生产活动。“实习+就业”实训基地的建成,促进了顶岗实习单位与就业单位的对接。

    

记者:您谈到,示范院校建设项目的启动,开启了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新阶段,这个新阶段体现在哪里?    

贾俊礼:示范院校建设项目为高职院校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为高职院校的快速、高水平发展创造了非常好的环境,搭建了相互交流经验、借鉴创新成果的平台。特别是开启了校企合作新阶段,主要体现在,一是开创了“集团牵头,协会架桥,名企支撑”的合作方式,深化了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二是探索出培养一线“工段长”的目标定位,开辟了高职人才培养新思路;三是创建了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拓展了“实境育人”的教育内涵。    

以集团牵头的形式,促进学院发展的纵向拉动、横向联合。实现发展战略统筹,校企资源共享。    

学院充分发挥作为河北钢铁冶金职教集团牵头单位的作用,面向校企两主体构建了六大服务体系(校企合作服务体系、课程建设服务体系、师资培养服务体系、职工培训服务体系、人才信息服务体系、教研科研服务体系),促进集团内成员单位之间的纵向拉动、横向联合。通过与集团成员单位井陉矿区职教中心、邯郸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技校等6所中职学校建立姊妹校,形成了“分段培养+分时进修”的人才培养培训机制,实现纵向拉动。

协会架桥,促进专业建设与技术攻关。学院以河北冶金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参与行业调研及发展研究,及时跟进产业结构调整。专业教师通过参加冶金行业发展情况调研、技术咨询等活动,及时掌握行业技术与人才需求动态,适时调整学院专业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确保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适时引进课堂,推动学院全线服务钢铁主要产业链。学院作为河北冶金行业协会授予的“河北冶金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积极承担行业职工培训与技能鉴定,成为职工提升技能的加油站。    

依托名企支撑,建立实习、就业直通机制。河北钢铁集团是世界第二、中国第一的特大型钢铁集团公司,旗下拥有的唐钢、邯钢、石钢、宣钢、承钢等13个控股或参股子公司,是学院校外实训、就业双重基地的最大支撑。通过三年建设,学院合作企业由172个增加到285个,合作企业接收实习实训学生由14 862人月增加到22 611人月,合作企业接收就业学生数由1 030人增加到1 694人,合作企业对学院投入的设备价值由270万元增加到453.1万元,为合作企业科技开发与技术服务经费数由180万元增加到578.1万元。    

校企密切合作,使学院能够将人才培养过程置于系统的职业环境中,多专业实现了“产学互动,实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冶金技术专业创新了“电子冶炼,跟岗实训,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创新了“校企轮换,实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创新了“校企融通,监治并重,学做结合,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等等。学院确把握钢铁冶金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密切跟踪毕业生就业实况,有效开展专业调研和分析,进一步明确“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内涵,探索出“培养学生初岗适应,多岗迁移, 3~5年后有成长为工段长、车间技术员、生产调度等基层生产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多岗迁移能力”人才培养目标。学院在钢铁冶金行业享有“工段长摇篮”的美誉,省内钢铁冶金企业中80%的工段长都是经过学院培养的。    

 

记者:作为冶金特色学院, 如何关注学生德技双修、教师德才兼备?    

贾俊礼:在学院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史中,行业办学长达42年,形成了以“铁的纪律、钢的意志、火的热情”的钢铁精神为核心的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也成为学院为河北省钢铁冶金行业转型发展提供人才与技术服务的直接驱动力。    

传承“钢铁精神”,培育“钢铁品质”,将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学院牢牢抓住职业素质培养这一核心,不断提升育人质量。提出了“理论知识学习三年不断线”、“实践技能训练三年不断线”、“职业素养培育三年不断线”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素质教育课程开设要求,将职业素质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学院以“铁的纪律、钢的意志、火的热情”的钢铁精神作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核心,并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重视“立足艰苦行业,立志一线成才”的校园文化培育,造就了学生“肯吃苦、守诚信、知报恩”的“钢铁人情怀”。企业对学院毕业生的一致评价是“埋头苦干,勇挑重担,自我定位准确,心态好”,“集体荣誉感强,心怀感恩之心,在事业上比成长速度,在工作上比贡献大小,在做人上比忠诚朴素。”涌现出了以“五月学社”、“绿色之友协会”为代表的一批全国优秀社团;以全国优秀志愿者李正方,优秀毕业生张东东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优秀学生。    

要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就必须有一支高水平、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学院始终牢牢把握师资队伍建设这个基本环节,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支持政策,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教师的综合专业能力和师德水平。通过示范建设,以“双引领” “双带动”“共育人”的队伍建设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团队。    

教学名师、技术专家“双引领”。实施“教学名师工程”,通过政策支持,形成了国家、省、院三级名师梯队。依托河北钢铁集团,从行业、企业聘请技术专家作为校外专业带头人。    

骨干教师和“金牌工人”“双带动”。学院实施“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利用各种机会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赴海外学习先进教育理念、课程建设理念及人才培养理念,并与个人的教学经验相结合。学院同时实施“兼职教师聘请和教学能力提升计划”,聘请河北省“金牌工人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极大地提升了学院兼职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校友兼职教师“共育人”。学院将专任教师参与专业建设、技术服务、员工培训等纳入教师考核体系及职称评聘标准,每个专业都长期保持1~2名教师在企业一线挂职锻炼,确保专业与企业行业的动态关联,实现教师知识结构的理论实践一体化建设。    

学院利用强大的校友力量,招募邯钢集团公司等大型钢铁企业校友1 000余人,创造性地组建了“校友兼职教师团”,他们在学生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中担任指导教师,形成了“校友带学弟,一对一,手把手”的实训指导模式。校友了解学弟校内学习情况、懂得学弟实习需求、了解学弟可能遇到的困难,不但是“手把手、一对一”的好师傅,还是学生职业生涯成长的领路人,迅速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    

 

记者:面对产业升级的重大历史机遇,以及国家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决策,推进学校进一步发展思路是什么?    

贾俊礼:面对国家钢铁产业升级,以及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学院坚持“立足冶金,服务河北,面向全国、接轨国际”的办学定位,明确了“夯内涵,建品牌,上层次”的发展战略,把学校的工作重点和资源配置集中到强化内涵建设上来,真正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最终目标是要把学院建成高职专科国内一流,四年制职业技术应用教育省内领先,钢铁冶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技术应用型院校。    

一是加强内部管理,巩固示范成果。牢牢抓住专业建设这条主线,打造品牌特色。学院根据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不断优化专业布局,围绕钢铁冶金,做强二产业类专业,做优三产业类专业。加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丰富课程资源,为“后示范”时期的课程改革提供基础。提高教师技术服务能力,提升学院社会服务效能。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增强实训基地的科研服务功能。    

    二是优化学院内部结构治理,为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提供环境支持与保障。“后示范”时期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学校内部结构治理,理顺其内部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大学章程,以现代化的制度指导、约束学院的管理行为,使学校更好地按照教育规律办学。高职院校遵循的教育规律不同于学术型大学遵循的教育规律,我们认为,这个规律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教育规律,还应包含行业产业发展规律。因此,我们在“后示范”时期进行内部结构治理时,要有更加强烈的“规律意识”、“类型意识”(教育规律+行业产业发展规律),为更多的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以及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创造科学、开放、灵活的平台。     

三是抓住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及产业升级的重大历史机遇,主动服务,促进发展。钢铁产业是河北省的支柱产业。我院又恰是河北省规模最大、办学历史最悠久的省属冶金类高职院校。我国钢铁工业已告别粗放式发展。一方面,钢铁工业面临着转方式、调结构的挑战,钢铁需要实现绿色生产,工艺流程需要进一步优化、设备需要升级改造,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另一方面,从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钢铁工业也面临着控产量的挑战。应对企业的转型升级,人才培养也必然要随动发展,甚至领先发展。因此,在原有专业设置的基础上,适应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们选择了3个钢铁冶金类核心专业,学制由3年延长到4年,进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试点,目的就是为使学院人才培养能够跟上冶金行业的发展,其实质还是为了使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与产业发展的规律相结合。以这3个专业为试点,围绕“夯内涵、建品牌、上层次”的发展战略,实现专业整体、同步的升级,从而带动学院实现更好发展。    

 

记者:谢谢您接受采访。预祝学院围绕“夯内涵,建品牌,上层次”的发展战略,实现更好发展。(本刊记者:席冬梅)

 

Baidu
sogou